

紡織服裝業集群應以市場配置為導向產業鏈為目標
中國服裝協會(hui) 產(chan) 業(ye) 經濟研究所副所長陳國強,在接受《中國產(chan) 經新聞》記者采訪時認為(wei) ,中國應該形成若幹個(ge) 時尚中心,根據地域在東(dong) 西南北分別以北京、上海、香港、重慶等為(wei) 首。北京、上海、香港是我國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城市帶三個(ge) 大城市群的中心城市,與(yu) 這些區域的其他城市密切相關(guan) ,不僅(jin) 是經濟關(guan) 係、區域文化關(guan) 係,還包括特色時尚圈關(guan) 係。
從(cong) 一定意義(yi) 上來說,時尚中心不是一般的製造企業(ye) 的集聚,而是企業(ye) (區域)總部的集聚。重慶應該積極抓住東(dong) 部乃至國際服裝產(chan) 業(ye) 轉移的機遇,開展有針對性的跨區域產(chan) 業(ye) 協同,特別是要引進東(dong) 部大型服裝企業(ye) 的區域(西部)總部基地,成為(wei) 總部經濟的集聚地。這是由重慶的區域優(you) 勢決(jue) 定的。*重要的是,重慶這個(ge) 區域主體(ti) 對西部資源的配置能力。重慶應將自己定位為(wei) 我國西部時尚中心(不是製造基地)。
陳國強表示,目前,我國服裝產(chan) 業(ye) 集群範圍較小並往往與(yu) 行政區聯係在一起,這種狀況已經嚴(yan) 重阻礙到產(chan) 業(ye) 集群的發展和產(chan) 業(ye) 結構的提升。從(cong) 發達國家的產(chan) 業(ye) 集群的發展道路和成功經驗來看,產(chan) 業(ye) 集群也有一個(ge) 區域規模效應問題。一個(ge) 鎮一個(ge) 縣乃至一個(ge) 市,都不能形成真正的產(chan) 業(ye) 集群,它的基本單位應該是一個(ge) 省(國外的大區)。一定區域範圍的產(chan) 業(ye) 集群,才能完善基本的要素,形成合理的結構,提升產(chan) 業(ye) 集群的國際競爭(zheng) 力(範圍角度)。現在我國服裝產(chan) 業(ye) 集群*重要的是要以市場配置為(wei) 導向,以產(chan) 業(ye) 鏈提升為(wei) 目標,開展積極的產(chan) 業(ye) 區域合作與(yu) 協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