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信息**再揭企業之痛
盡管包括方正、長城等企業(ye) 都通過開發整機形式**保護產(chan) 品與(yu) 解決(jue) 方案來保護信息**,但有關(guan) 專(zhuan) 家指出,PC的**之旅難有終結者。
網絡泄密每年損失上百億(yi)
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使得網絡資源的雙刃劍效應日漸凸顯。日益嚴(yan) 重的來自網絡的**威脅,如網絡數據竊賊、黑客侵襲、病毒發布,甚至係統內(nei) 部泄密,已經使信息**成為(wei) 各行業(ye) 信息化建設中的首要問題。
據中國青年報社會(hui) 調查中心2008年所做的一項公眾(zhong) 社會(hui) 調查顯示,有88.8%的人表示自己有因為(wei) 個(ge) 人信息泄露而遭遇困擾的經曆,其中垃圾短信、電話騷擾、垃圾郵件被視為(wei) 三大“罪魁”。據國家**部門負責人透露,有63.6%的企業(ye) 用戶處於(yu) “高度風險”級別,我國每年因網絡泄密導致的經濟損失高達上百億(yi) 。因此,網絡**技術作為(wei) 一個(ge) 獨特的領域越來越受到各個(ge) 行業(ye) 的關(guan) 注。
瑞星公司有關(guan) 專(zhuan) 家表示,近幾年,網絡病毒和攻擊數量成倍增長,病毒也由單一型向綜合型超級發展,變種數量龐大、隱藏深、危害嚴(yan) 重;日益豐(feng) 富的網絡應用使病毒的傳(chuan) 播途徑大大增加。如果網絡信息**得不到有效保障,企業(ye) 將麵臨(lin) 網絡無法正常使用、文件丟(diu) 失或損毀、生產(chan) 及管理係統癱瘓、服務器及客戶端硬件設施損壞、機密信息和知識產(chan) 權被盜等多方麵的威脅,而這些,都會(hui) 給企業(ye) 帶來直接的經濟損失。
超兩(liang) 成行業(ye) 無網絡**措施
方正君逸係列電腦的產(chan) 品經理告訴記者,目前,行業(ye) 網絡工作的運行模式包括3個(ge) 主要層次:外部通過互聯網進行數據交換,組建以服務器組群為(wei) 主的網絡;內(nei) 部以Windows操作係統為(wei) 平台,采用中心分布式局域網結構統籌分工;員工個(ge) 體(ti) 則以計算機為(wei) 主從(cong) 事信息處理等工作。
對於(yu) 大多數行業(ye) 而言,內(nei) 、外部網絡通過企業(ye) 主幹網直接連接互聯網,除部分通過網絡工程師設置的過濾限製外,內(nei) 外權限不清,遠程訪問身份認證係統不健全,缺乏必要的**措施。員工個(ge) 人計算機在網站登錄、郵件管理、實時通信、流媒體(ti) 使用、共享數據夾管理等方麵保護意識匱乏。調查顯示,國內(nei) 有近21.8%的行業(ye) 對網絡信息**沒有采取任何管理措施。
在實施了管理的行業(ye) 中,正確采用網絡**和計算機保護技術的也是****,治標並未治本現象嚴(yan) 重。對於(yu) 更多企業(ye) 而言,計算機係統本身的不完善和通信設施的脆弱性共同構成了網絡**的潛在威脅,給行業(ye) 信息的存儲(chu) 和運輸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
PC**之旅難有終結者
麵對信息**所麵臨(lin) 的嚴(yan) 峻形勢,國家保密局、中保委相繼出台信息**要求,明確規定涉密計算機信息係統必須與(yu) 國際互聯網或其他公共信息網實行物理隔離。
綜觀國內(nei) 信息**認證行業(ye) ,各**廠商推出的內(nei) 網**產(chan) 品及解決(jue) 方案不在少數,但能夠滿足不同用戶實際應用需求的卻並不多見。有關(guan) 專(zhuan) 家表示,單純采用“獨體(ti) ”的先進技術也許可以暫時解決(jue) 燃眉之急,但係統兼容性和後期維護等問題往往會(hui) 降低技術的效用。
目前很多具有前瞻性的安防企業(ye) 開始研製開發能夠集主板、網絡、硬盤、內(nei) 存等多部件為(wei) 一體(ti) 的**安防技術,以整機形式實現**的**保護。從(cong) 目前的情況來看,繼方正君逸M580成為(wei) 首款通過公安部、保密局和軍(jun) 方三方**認證的電腦後,已有更多的企業(ye) 陸續推出整機形式**保護產(chan) 品,使行業(ye) 的網絡信息**日漸規範化、係統化。
盡管如此,仍有專(zhuan) 家指出,PC的**之旅難有終結者。中保信安專(zhuan) 家告訴記者,現有的搜索引擎已經有能力在15分鍾內(nei) 將全世界的網頁存儲(chu) 一遍。換句話說,無論用加密賬號,還是所謂的公司內(nei) 網,隻要你的信息被數據化,並與(yu) 互聯網接通,信息就已經自動進入失控狀態,你將永遠無法刪除它,並且無從(cong) 保密。這也驗證了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曾經的說法,“提供一個(ge) **與(yu) 可信賴的信息環境——這是一個(ge) 全人類的烏(wu) 托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