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詳情

改善民生 我國水利建設累計投資9545億

日期:2025-04-17 19:40
瀏覽次數:1269
摘要:
泵閥網】水利是農業的命脈,是國民經濟的基礎,是改善民生的支撐。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水利工作,***民開展了大規模水利建設,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不斷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建設步伐,累計完成投資9545億元,是改革開放前的17倍,其中中央投資4238億元,是改革開放前的16倍。我國以占全球約6%的淡水資源、9%的耕地,保障了占全球21%人口的溫飽和經濟發展,並加快向**小康社會邁進。

    農(nong) 田水利:夯實國家糧食**的重要基礎

    民以食為(wei) 天,食以水為(wei) 先。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nong) 田水利事業(ye) 快速發展,特別是1998年以來,直接用於(yu) 農(nong) 村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近3000億(yi) 元,一大批農(nong) 田水利設施相繼建成並發揮重要作用。

    灌溉農(nong) 業(ye) 穩步發展。國內(nei) 農(nong) 田灌溉麵積達到8.67億(yi) 畝(mu) ,比改革開放前淨增1.4億(yi) 畝(mu) ,平均每年遞增2%,不到國內(nei) 耕地麵積一半的灌溉農(nong) 田生產(chan) 了國內(nei) 75%的糧食和90%以上的經濟作物。萬(wan) 畝(mu) 以上灌區達到5800多處,有效灌溉麵積達到4.3億(yi) 畝(mu) ,分別比改革開放初期增長了10.5%和41.9%。自1996年以來,投入資金347億(yi) 元(其中中央投資187億(yi) 元),對393處大型灌區進行續建配套與(yu) 節水改造,年新增糧食生產(chan) 能力92億(yi) 公斤,增加節水能力105億(yi) 立方米,項目區農(nong) 民收入比非項目區增加20%以上。對中部四省139處大型排澇站進行更新改造。根據黨(dang) 的十七屆三中全會(hui) 的部署,到2020年將基本完成434處大型灌區續建配套與(yu) 節水改造任務,骨幹工程與(yu) 田間工程基本完成後,可形成節水能力227億(yi) 立方米,新增糧食生產(chan) 能力236億(yi) 公斤。

    節水灌溉大麵積推廣。黨(dang) 中央、國務院提出,“要把推廣節水灌溉作為(wei) 一項**性措施來抓”。1996年,水利部、國家發改委啟動了大規模節水灌溉示範項目建設,帶動了麵上節水灌溉技術的推廣。目前,國內(nei) 節水灌溉工程麵積達到3.3億(yi) 畝(mu) ,占國內(nei) 農(nong) 田有效灌溉麵積的38%,其中低壓管灌0.88億(yi) 畝(mu) ,噴灌0.45億(yi) 畝(mu) ,微灌0.21億(yi) 畝(mu) ,渠道防滲等1.76億(yi) 畝(mu) ,灌溉水利用率由“八五”末的不足40%提高到目前的47%左右。

    小型農(nong) 田水利設施建設深入開展。近年來,適應農(nong) 村稅費改革取消“兩(liang) 工”的形勢和加強農(nong) 業(ye) 基礎建設的需要,中央財政設立了小型農(nong) 田水利工程建設補助專(zhuan) 項資金,財政部和水利部共同啟動了小型農(nong) 田水利工程“民辦公助”項目建設,調動農(nong) 民群眾(zhong) 開展農(nong) 田水利建設的積極性。項目實施4年來,共安排以小型水源工程、小型灌排工程為(wei) 重點的項目區6000個(ge) ,總投資145億(yi) 元,其中中央財政49億(yi) 元、地方財政33億(yi) 元、農(nong) 民投資投勞63億(yi) 元,新增糧食綜合生產(chan) 能力30億(yi) 公斤,新增節水能力40億(yi) 立方米。各地也通過定額補助、以獎代補、獎補結合等形式,因地製宜地建設小型蓄水、引水、提水、集雨等抗旱水源工程,開展中低產(chan) 田改造,實施河道疏浚、村塘整治和小型水利工程清淤防滲、整修配套,農(nong) 田水利基本建設呈現恢複性增長。

    飲水**:惠及億(yi) 萬(wan) 農(nong) 民的民生工程

    吃水問題自古以來就是老百姓的頭等大事。新中國成立後,黨(dang) 和政府為(wei) 保障人民群眾(zhong) 飲水**進行了不懈努力。新中國成立之初到“十五”期間,主要以解決(jue) 飲水困難為(wei) 主,結合農(nong) 田建設,采取以工代賑和專(zhuan) 項補助、八七扶貧攻堅計劃等措施支持農(nong) 村飲水工程建設。進入新世紀,國家加大投入力度,“十五”期間共投入資金223億(yi) 元,解決(jue) 了6700萬(wan) 人的飲水問題,基本結束了我國農(nong) 村嚴(yan) 重缺乏飲用水的曆史。2006年開始,農(nong) 村飲水工作進入了以保障飲水**為(wei) 中心的新的曆史階段,農(nong) 村飲水**工程**實施,2006-2008年三年安排中央投資238億(yi) 元,地方自籌配套資金226億(yi) 元,累計解決(jue) 1.09億(yi) 農(nong) 村人口的飲水**問題。

    農(nong) 村飲水**工程建設讓老百姓真正得到了實惠,被廣大農(nong) 民群眾(zhong) 譽為(wei) “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受益區農(nong) 民群眾(zhong) 身體(ti) 健康水平明顯提高,血吸蟲病重疫區的**傳(chuan) 播得到有效遏製。大量勞動力從(cong) 找水、拉水、背水中解放出來,促進了農(nong) 民增收和脫貧致富。顯著改善了農(nong) 村環境衛生條件,促進了社會(hui) 主義(yi) 新農(nong) 村建設。通過優(you) 先安排解決(jue) “老少邊窮”地區飲水問題,促進了社會(hui) 和諧和穩定。2009年,我國將解決(jue) 6000萬(wan) 人**飲水問題,提前6年實現聯合國千年**確定的飲水不**人口比例降低一半的目標。同時,黨(dang) 的十七屆三中全會(hui) 明確提出,2013年年底前解決(jue) 農(nong) 村飲水**問題。屆時,城鄉(xiang) 居民普遍享有**清潔飲用水的宏偉(wei) 目標將基本實現。